第547章培养军医-《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3)页

    若不是碍于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凶名赫赫,加上李儒那阴狠的头脑,自己也不会跑到阳翟,也不会推动黄巾之乱的早起,更不会连累自己成了许多诸侯眼中肥肉。

    “总之,日后若要成军,不论助人征战,还是养军护家,少不得一个医术高明的郎中为伍。你且想想,天下战乱,打的是什么?正是人口与土地,若死亡频繁,动辄上万的攻伐,疫病必然四处横生,倘若民生多有枯竭,而损耗在这些疾病之上,少了人,便伤了元气。而同时,行军打仗,不适寒暑,感染瘟疫,热病,军心必然惶惶,而战力也该斗转之下,倘若有高明医者在时,必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卫宁这才对卫三道。

    事实上,从春秋开始便有军医随军征战,但在这个时代,医职地位也不是很高,而若大军征战,遇到该舍弃的时候,这些非战斗成员也是当其冲的抛弃。

    所以随军郎中医术也不是很高,只能粗略懂得治疗一些刀伤而已,但是,军队真正害怕的却正该是一些难解的疫病。

    与典韦木讷的在旁四处张望不同,卫宁的话却好似点醒了他般,却是这样,在一个纷争四起的年代,又有多少人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而在三国中,又有多少人如同张仲景般,为了战乱带来的疫病而呕心沥血。

    即便是张仲景,对于南方那遍地枯骨也是无奈叹息,以至于全身心的投入到伤寒杂病论的撰写之中,以期解决这些病痛带来的死亡。

    半晌卫三却又有些吞吞吐吐道,“公子所说,却是正理。但那郎中或许医术奥妙,但公子也说,日后若有战事,皆是万人攻伐,那董杰也不过区区一人而已,如何能助大军征战?”

    “呵呵……一个人当然不够,倘若再加上成百上千的学生呢?有六年时间,足够培育出一批合格的军医了吧!”卫宁笑了笑,不由得便将日后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年限也顺口说了出来。

    “六年?学生?”卫三摸了摸脑袋,大为不解。

    卫宁这才现自己又露了口风,不由得赶紧咳嗽了一声,又道,“呃,那只是我随口说的个时限而已。我意,便是借助我卫家财力,尽召河东名医,合共开一家医术学馆,用以培养治病医者!”

    “开馆授徒?”卫三神色有些古怪,这天下间,只闻有士子求学的学院,以及不少贵族支持才得以成立的武者行馆,这样一个公共集会授业之所先必须要得到当时的贵族阶级的认可,例如这一文一武,都是正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