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封侯-《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3)页
甚至连大军征讨张角,所用粮草兵将,也多由地方供应,可叹昔年百万大汉雄狮,面对黄巾百万东拼西凑,甚至加上了拱卫京畿众地的五校禁军,三河骑士也不过区区数万人马。
地方不稳定,那必须要建立一个明确的人物目标进行安抚。
显然,灵帝所选择的便是士族,河东卫家,这个曾经对土豪再三打压的世家大族。
放在明处所见,以董卓为代表的土豪势力在这场战争中丝毫没有捞到半点便宜,而他本人甚至还被罢官待罪,若非董卓这个粗鄙小人,重金收买张让进言,让他戴罪立功,平定凉州羌氐叛乱,或许,以后的政治生涯也会告罄。
长期以来,阶级斗争不曾断绝,朝堂大臣,外戚,宦官三方的争斗,在地方,刺史与太守政权的比拼,甚至是士林中,士族对土豪的打压,这些都是几百年来反复上演的故事。
对于中央财政的匮乏以及威信的日益降低,地方的混乱中央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余力再来收拾。灵帝这一手,却是堪堪将地方对中央的矛盾直接转移到士族与土豪之间。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异常有效的套路。
中央既然渐渐控制不住地方的走向,那么作为州郡的地头蛇,权利的争夺势必便该由这两个阵营来比拼。
两方积怨已久,土豪不甘在作为一个土霸王无缘仕途,士族不甘心将自己垄断的政治权利分摊出去,在灵帝这一把火种的撒下去,自然便该熊熊燃烧起来。
如此,地方不可能共同联合抵御中央,也可以让朝廷缓解恢复大战带来的巨大伤痛。与其让大战之后的州郡众地齐心共御朝廷,不如直接让其更加混乱来得安稳。
不少老臣热泪盈眶,虽然他们也有不少人代表了部分地方士族的利益,但不可否认,灵帝这一手至少在明面上是偏袒士族的。
而真正让他们感动的是,他们以为一直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的皇上,终于在黄巾之乱这个巨大的灾祸当中幡然醒悟了,作为一个忠心的老臣,还有什么比得上皇帝浪子回头来的喜悦?
人人似乎都想起了春秋两位霸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和齐威王。
正当所有忠心大汉的朝臣热心期盼他们以为幡然醒悟的皇上勤修国政,海纳百川的时候,却异常苦闷现,原来灵帝在作完这一手聪明的决定后,又重新躲在深宫中与妃嫔放荡行乐起来,重新此前那些奢华的生活。
自古能混到皇帝高位的,会有几人是司马衷那样的天生大脑有疾?而许多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昏君在未登帝位的时候其实是智慧绝伦无比,只是那潜藏在骨髓中的劣根性使得他们作为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最高宝座时,缺少了束缚,所有劣行在经历过数年,数十年的压抑后全部爆出来,而无法控制。
这便是封建帝制的最大劣行,权利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自然少有不被他腐朽的东西。
当然,还是有不少不怕死的大臣充当了敢死队的光荣角色,在拼死觐见,以头撞殿柱,血溅帝衣等一系列恐吓,自残行为无果,反倒惹怒灵帝砍死了不少不珍惜生命的家伙之后,所有忠心老臣又一次落泪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