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薛召长史-《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3)页

    汉代三公之位,多有开府辟召幕僚的传统。当代士子,为官朝堂大多有三种方法。

    一为,地方保举,或为孝廉,或为茂才,得到这样的称号,一般可先为地方官员,有家世渊源者,攒下点政绩便可为郎官,跻身朝堂之上。

    二为,宫廷郎官,这样的身份便是皇帝近侍,随奉上朝,学习政务处理,这多是帝室为培养自己下代继承人的班底的一种手段。同样,若非家世雄厚的子弟也无法得到这样的殊荣,比如袁绍,曹操,荀攸等人便曾经在宫中任过郎官。

    三便是,为三公府中幕僚,后得提拔,自然便胜任了朝堂官吏。这却是近乎于门下学生的身份了,这也多是豪门望族,积攒人脉的手段。

    但事实上,对于天下万千士子,比之地方保举孝廉茂才,后两者若非才学名声,家世渊源两者兼有者,几乎是根本无法入选。

    在东汉末年,这些东西渐渐模糊不清,袁绍等家世深厚之人,几乎三样都给占全。而同时,在汉末这些本来是朝堂高官才有的开府权利,也渐渐的被下面之人明目张胆的采用,也渐渐被士族默认。地方刺史,郡守等人皆可辟召幕僚。

    大将军之位,虽不在三公,但却等同三公,自然也有招聘幕僚的权利。一府长史,这职位只在本公之下,相当于参谋长,统帅司令部的位置,权柄不可谓不大。

    尤其……中年文士口中的府中长史,更是大将军的开府!若论起来,这不算官职的官职,品级也远远高出其他人太多!

    不单单是卫宁,便是卫家老爹也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球。

    卫宁未及冠几乎已经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偏偏是这样一个少年,不仅被灵帝圣旨钦封侯爵,如今,大将军居然还用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来辟召他这个黄口孺子。

    “先……先生,这等玩笑,万万不可擅开啊!”卫宁看见自己老爹也不可思议的模样,当即长吁了口气,急声道。

    那文士笑了笑,只盯着卫家两父子不言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