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鸡肋’论-《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3)页
河东卫家,曾经的丞相后裔,在东汉时候,一代祖先大多都是外任官职,远离中央权利太久,卫宁知道,这是他父亲多年来的心愿。
看了卫父一眼,卫宁心里一沉,“大汉,已经是棵枯树,逢春无望!士族,也该进入沉寂之时,军阀当道,何必再趟这口浑水?”
“小子才疏学浅!还望先生谢过大将军美意!”卫宁低下头来,恭声回道。
那中年文士微微一愣,看着卫宁,倒是卫父蓦然抚掌大笑道,“杨先生!我儿三月便要举冠礼,行婚事,此乃大事,如何还能四处奔波?”
“父亲……”卫宁心里咯噔一跳,倒忘记这了这事,苦笑的看了自家老父一眼,但看他神色满意,似乎早就有了定论。
“先生,宁有一言,愿与杨先生谈,而非与大将军僚属语!不知先生欲听否?”不理会卫父那放声笑容,卫宁忽而脸色再是一沉,低声便对你中年文士肃然道。
“如今天下,黄巾为祸,半数汉土遭逢大劫,枯骨遍地,流民失所,而昔日万里良田也遭逢久旱,饥荒已久,宁随杨将军昔日征战,一路所见尽皆是残垣断壁,死尸遍野。便是这大汉大厦微倾之时,州郡却显心怀叵测,阳奉阴违!当今圣上虽聪,但心不在天下……”
“以至于朝廷糜败,而阉党横行,天下党人蒙奉两次大劫,元气大伤,朝中只余小半忠贞之臣。这却是呈皇室暗弱之象。杨氏大族,自先生高祖杨公震老起,四世三公,委实位极人臣。”
“固然先生一门忠贞为国,但宁闻圣上沉恋女色,隐于宫内而不理朝政,身边多是阿谀奸诈之辈,臣下不能见君,君而不理臣下。久而必然生变!”
卫宁正襟而坐,在那杨家文士示意下,娓娓道来。只见那中年文士神色微动,显然,朝廷危局已经切中他的要害。
缓了口气,卫宁接着又道,声音越激昂,“宁不怕直言,倘若先生将我后话宣扬也是无妨!大将军何,虽登及高位,但其人本不过屠猪贩肉之辈,依蒙其妹才得此位。大汉自光武中兴,历来大将军之位皆是外戚把持。外戚四族,马,邓,窦,梁,除伏波马援后人自我谦抑,其余者皆是骄横跋扈之辈,前有窦宪大胆犯上,后有梁冀罪及天下!”
“百年来,外戚,阉党,士族争斗不停,但大汉权柄,无一例外,若非外戚把持,便为宦官握捏。我等士族虽在三方势力之中,但却是最为龙恩疏远之辈,最高权利也从未在我士族手中掌控。外戚强,则我士族相助宦官,而阉党强,我士族则助外戚。天下之大,无论守土为国,还是治理天下,皆是我等操忧,偏偏国之大权皆落于小人之手!”
那文士本因卫宁毫不留情的决绝拂了颜面,此刻听到他激扬澎湃而大胆的言,身体依旧不由微微一颤。
说得好听点,大汉政权都是他们这些朝臣议论,但实际上,东汉自明帝以后,生杀大权皆落在外戚,宦官之手,看那党锢之祸,看梁冀之乱,甚至是未来董卓专权,要杀士族,朝臣几乎就是挥挥手指。整个东汉时代,就没有出现过一次朝臣柄政的时代。
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而不得不承认,卫宁所说真正的刺到了这杨氏来人的心头。即便帮助大将军何进诛除了宦官,那他是否又将变成另外一个梁冀?
更何况,现在这个大将军不过是个最粗俗的低贱出身,没有文化不提,甚至连他这个位置也是宦官张让等人帮助下得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