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杨奉太守-《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3)页
杨奉上任河东太守,卫三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卫宁还这般悠闲,好歹当初也是他定的跑路主意,这样无疑直接拂了杨奉颜面,现在还这般散漫,倘若杨奉是个气量狭小之辈,那可如何是好……
远处渐起飞扬,淡薄的灰尘缓缓弥漫而起,伴随着由远及近的马蹄之声,卫宁眼角瞥过,却也可见案几上那清茶也微微起漾,这才缓缓合上书简,抖了抖衣袍,站起身来,与众官一起待着远处人马到来。
不论是安邑守军,还是卫宁私兵,都严阵以待,生怕有百姓冲撞过来。
放眼处,先映入眼帘的,正是一杆大旗,卫宁神色微微有些恍惚,当初也正是这个大旗改变了他的人生,使得自己终究趟进了这条身不由己的河流。
“弘农杨奉”依旧是那熟悉的字体,带着微微有些残破的边角,随风而舞动,却显得金戈铿锵。
这一杆旗帜似乎一直再没换过。
人影越清晰,当先疾奔的正是十数来骑,为一将,手持大斧,或是看清楚了前面安邑众官,打了个手势,使得众人渐渐缓下马步。可那将忽而见前方那匹白马,同时还有一个熟悉异常的白袍身影,顿时早忘记了刚才自己下的军令,一夹马腹,当即冲了上去!
面对卫宁,谈不出心里到底该是什么滋味,徐晃只觉得五味瓶翻,从当初长社相遇,对他这个士族子弟的蔑视,以及到后来真心实意的敬服,信任,一直到平定南方带来显赫功勋与名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未来无以憧憬的抱负展望。
偏偏北渡黄河,在黄巾之乱的最后一战中,本来抡开胳膊准备给张角敲上致命一击的豪情大战,卫宁却在他,在杨奉,甚至上万子弟不可置信而莫名其妙下偷偷溜走,逃回河东。
徐晃曾有一段时间,深恨卫宁,在他看来,这无疑是对他们绝对信任裸的背叛,甚至还给卫宁搬上了临阵退缩的大罪。甚至迷茫犹豫他日,倘若兵戎相见,会不会挥起手中大斧。
前几日与杨奉的深谈,却似乎觉得卫宁这番举动实则还是心系杨奉……而那前段时日的怨恨,一想起卫宁那总是懒散的模样,而常日挂起温和笑容,举棋若定,指点江山,却也越淡薄模糊。
终究那一段时日,还是让卫宁赢得了徐晃的敬服和亲近……
只是这情形有些尴尬,徐晃当时头脑热,见到骕骦雄伟洁白的马身以及卫宁那孱弱不堪的身体,两个典型的标志,使得他情不自禁的策马上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