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初到-《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3/3)页
张仁道:“平原刘备刘玄德。”
于禁面上微微变色:“刘备?他会来?何以见得?”
说起来于禁早在曹操起兵讨董卓时就跟随曹操。虎牢关一役战皇吕布给他带来的震撼极大他甚至没有拍马上前与吕布一战的勇气。但刘关张三人却能联手击败吕布令他难以想像。虽然说三战一有些不耻但放眼当时的诸方阵营随便哪个挑出三个人来都没什么希望击败吕布也正因此于禁对刘备兄弟不敢轻视。
这边张仁见于禁心动把一路上想好的话慢慢说出来:“于大人刘备此人如何?”
于禁微一思索道:“刘备此人素以仁义自居不过行事也确有几分仁义之风。”
张仁道:“那于大人此次曹公起兵一路所做所为又如何?”
于禁脸上再次变色但还是摇摇头应道:“主公虽然是为父报仇但这一路……杀戮太过。”
张仁道:“这就是了!将军也知道孔融、田楷绝非曹公对手他二人又岂能不知?北海离平原不远孔融定会向刘备请援而刘备即然素以仁义自居碰上这种事也绝不会袖手旁观是肯定会出兵来援的。”
于禁道:“听起来是不错不过刘备兵微将寡就算他三人勇冠三军也不能挡住主公大军只会全军覆没。这种没利益的事我不相信刘备会做。”
“哎!?看不出来这于禁到是一个利字至上的唯物主义者嘛!”
张仁心中暗暗称奇却又不能按书中记载直接说出来只好低下头整理一下思路。不过这个动作到是被于禁误会自己没礼貌连忙解开张仁身上的绳索请张仁在席中坐下道:“于某失礼先生勿怪!”于禁可不担心张仁会有什么难他早就看出张仁根本不会一点武功也没什么利器在身。
张仁当然不清楚这些,坐下后就猛灌三大碗水下肚,这一路奔波消耗掉他不少水份得赶快补补。喝足了水张仁的话也想好道:“于大人此次刘备援徐成则名利双收;败亦可单收名望啊!”
于禁闻言细细一想马上就明白过来。刘备出兵援徐若顺利击退曹军声望大涨,是不用说的也定能从徐州捞到大笔的好处;就算失败凭借刘关张三人的能力逃回平原也不难,还可以落一个仁至义尽的好名声。那时就算手上的部队打光,借着这好名声的号召力,再拉起一支队伍来不是什么难事。
即然想通于禁便收起狂妄:“谢张先生提点于某受教了!不知张先生为何会在此处?”
张仁早就编好自己的“身世”从容答道:“我本是琅琊人氏因自幼父母双亡故此浪迹天海四海漂零。日前本想回家乡看看,路过此地时被一伙强人所劫,侥幸逃得性命却又为大人斥候而获,眼看小命不保只好用此军情来换条性命。”
于禁脸上顿时露出轻蔑的笑:“原来阁下不过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啊。”
从先生突然又变回阁下讥讽之意十足张仁心里这个气暗骂道:“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你日后被关羽水淹七军人关羽大声一喊还不是老老实实的投降保命?”
当然,张仁可不敢说出来,再怎么样自己的小命还在人家手里,只能摇头叹气拍马屁:“大人我不过是一芥草民,只求能在这乱世之中苟存性命。怎么比得于大人你文武双全统领千军?且在我看来大人你乃是上将之才,日后赐爵封候是一定的事。”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几下拍得于禁下分受用嘴上谦虚几句也觉得自己和张仁这样一个草民计较那么多没什么意思便命人请张仁下去休息并好生招待。不过,于禁并不是那种会得意忘形的人,张仁走后他便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下一步的对策。还是那句话,于禁对刘备兄弟不敢轻视,若真像张仁所说的那样于禁还真没把握能以目前手上的军兵击败刘备。为了慎重起见于禁决定先加派北海、青州四楷一路的斥假同时减慢行军度,等待曹操主力到来。反正他的部队已经到达徐州境内,先锋的任务也已完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