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章 再逃(三)-《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3/3)页
众皆大笑,暗中还有数人对张仁嗤之以鼻。刘表摆手笑道:“哎――我看是张仆射过谦了!世皆盛传又岂会有诈?张仆射,须知谦之太过则为伪矣,切莫推辞,请!”
宴中众人不知道是不是劣根性在作怪,颇有些人想看名人张仁出丑,一时间劝地劝,起哄地起哄。张仁无奈。只能端着酒杯站起身来。在厅中转了一圈,搜肠刮肚地去回忆自己记得的一些诗辞。
天空中的小雨已停多时,一弯新月挂在夜空之中。张仁转到厅门时抬头望见这一弯新月。忽然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心中暗道:“对不起了苏老!你的千古绝唱我要盗版来当一回文坛大盗了!”
干咳一声清清嗓音,宴中众人也全部安静下来等他开口。只见张仁缓缓的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吟完上半阙,张仁低头喝了口酒,接着吟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娟。”
吟罢,张仁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眼中却泛出了泪光。轻轻地甩甩头,心道:“以前读这一首辞的时候根本搞不懂其中的韵味,可是今天却懂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共娟……婉儿……”
收拾了一下心情,张仁向厅中环辑一圈道:“张仁无才,这一辞自知韵律不齐,各位见笑了。”
厅中静而无声,似乎都在品
首辞中的韵味。许久刘表才轻轻的击掌叫好道:“题,以酒行思,初听时似乎声韵不齐,但细品之下才发觉意味深长,妙矣……张仆射大才,这一辞不据一格,颇有自成一派之风,刘表敬服啊!来,请再干一杯!”
侍者上前为张仁满上酒,刘表与他互敬之后各自一饮而尽。
刘表作为“八俊”之首,也许不是什么政治家、军事家,但却是一个不错的文学家,本身的学识还是令人折服的。加上他又是此间地主人,在坐地幕僚又多以文人居多。他这一叫好下面顿时叫好声不断,乱七八糟的马屁声自然也少不了。纵然有几个心高气傲看不起张仁的也不好多说什么。张仁对此摇头不语,这一首辞让他想念起了逝去地婉儿,心思黯然下再没有了什么酒兴,只是坐在那里出神。
酒过三巡,刘表忽然向张仁道:“张仆射,不知你是否愿意屈就在荆州为官?吾愿以别驾之礼待之!”
张仁一怔,继而摇头道:“张仁即离官场,就不再想出仕。先前亦有所言,只待在襄阳城中收拾好行装之后便起程前往柴桑隐居。”
开玩笑!先不论张仁已经是打定了主意一心要避世隐居,就算他想投奔谁也不会投奔刘表。张仁很清楚,一则刘表是出了名的“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不能去”,为人又是个疑心病颇重的人,他要在刘表手下绝没有好果子吃;二则刘表用人唯亲,荆州此时的实际权力很可能已经完全落到了蔡、蒯两个大族手里,他真要是插一脚进来,以他的名望马上就会成为这两个大族重点打压的目标。张仁并不是笨蛋,这些事他还是看得清的,所以赶紧拼命的推辞。
刘表笑道:“张仆射淡薄名利,不愿再度出仕,刘表自然不会强求。只是隐居的话就一定非要去柴桑不可?怎么张仆射是觉得鄙州残破,看不起鄙州吗?不是刘表夸口,荆州人民殷富,士民皆好学不倦,风景秀美之处亦数不胜数,天下名士集于此间者极多,放眼天下再无二处。张仆射居于此间,躬耕之余交朋访友岂不乐哉?若张仆射真的执意要走,刘表只好强留仆射先在荆州住上数年,一则让表尽一尽地主之谊,二则表得暇时能上门讨教一二,好免去思慕之苦。”
张仁彻底楞住,刘表现在就是在强行留他,那么他想马上离开荆州就不太可能了。
“怎么会这样?难道是刘备在幕后说了什么?”想到这里张仁向刘备望去,却见刘备也是一脸的愕然神色,不像是在演戏,心道:“不会,不会!刘备入城后是先被人带去刘表安排给他的宅院洗澡换衣服(来的时候下雨,不换衣服不行),刘表又赶回府中准备,之后刘备和我是同时到的会场,中间根本就没有和刘表独处过……那刘表为什么要强留我?与他的记载似乎有些不符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