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差别-《影帝从高考开始》


    第(1/3)页

    曾经苏泽也有一个疑问:明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什么这些电影却执着的将镜头对准底层?

    是否导演只是为讨好外国评委,而故意只去展现贫困落后的一面呢?

    投其所好?

    哗众取宠?

    后来逐渐明白,所谓文章憎命达,拍摄达官贵人的故事难免显得肤浅和单薄,甚至矫情。

    因为对于一个剧本来说,    矛盾点设置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引发矛盾,就必须制造压力,没有什么压力是比生存压力更加严重的。

    比如去年赢得奥斯卡的韩国电影寄生虫,穷人身上很容易营造出生存压力的氛围。但在富人身上,这种营造则显得比较困难,    他们的苦难看起来更像是吃饱撑得无病呻吟。

    而他们真正困境要么涉及政治,    要么涉及经济,    甚至很多灰色领域,很难过审不说,其中涉及的复杂问题也超出很多象牙塔中的电影学者们的认知范畴。

    这种事全世界都一样,不只是国产电影。

    跟陈刚也讨论过,很多中戏北影科班导演毕业,上来信誓旦旦要拍文艺片,基本全是沙漠、大雪、卡车、孤独而落魄的男人,放荡却纯真的女人……

    各种无病呻吟。

    看看人家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聂隐娘这种电影,就是西方电影人十辈子都拍不出来。

    你能给世界展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价值观,自然而然会得奖。如果冲着拿奖去拍片,你的电影就low了。

    奥斯卡也一样,21年无依之地大萧条下失去家园人们的生活……19年绿皮书种族主义……月光男孩毒品、同性恋。

    16年聚焦丑闻……08老无所依毒品、犯罪、凶杀。

    07年无间行者黑社会卧底警局……06年撞车种族、偷渡、犯罪、警察腐败。

    苏泽喝口啤酒,他赞同的答案是我们拍出西方人拍不出来的东西。因为他们并不懂东方,只看过被翻译过的华夏。

    那里有政治正确,有共产的理性,有唯物的价值,    有封建遗留的气质……
    第(1/3)页